近日,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心在岱宗校区心理教育中心会议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备课会。会议由心理教师魏亚慧主持,全体授课教师参加。

会上,心理教育中心专职教师依次介绍7个主题课程设计思路,详细讲解各主题逻辑框架与重点模块,现场演示体验活动与课堂作业设计。魏亚慧老师重点介绍了课程考核改革内容,明确课程考核遵循“课堂完成、形式多样、体验为主”原则,其中平时作业采用微型文字、体验式创作等多元形式开展,结课作业以“生命线绘画+写作”形式完成,同时细化“真情实感+参与深度”评分标准,进一步厘清全流程考核规范,让课程考核要求更清晰可落地。
最后,王红菊主任带领全体教师开展结课作业沉浸式体验活动:她先以“生命冥想”引导大家放松身心、沉静思考,随后组织教师们用红、黑两色笔绘制个人生命线,并结合生命线轨迹与自身成长经历进行写作,在过程中引导大家深入觉察自我、感悟生命意义。老师们在亲身体验中,不仅深化了对结课作业设计理念与实施要点的理解,更为后续开展教学工作、有效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。

此次备课会紧紧围绕教学核心目标展开,高效完成课件定稿、考核标准细化等关键任务:不仅形成了支撑课程开展的系统教学方案,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课程考核落地不畅、新教师备课存在卡点等实际难题。为新学期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通讯员:魏亚慧
审核:尹红霞